教育频道>>心理健康 >

用柔软的语言抚平孩子的焦躁

时间:2019-01-21 10:39:32 来源:江南晚报
  古罗马人认为儿童的“心灵深处没有恶的污点”,但跟孩子打交道的成人恐怕不会这么认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损人利己是由思维自我中心化导致的,然而等他们的思维发展以后,“恶”就会自动去除吗?抢夺、撒谎、攻击……面对这些,严令禁止、重述规则、让孩子道歉有用吗?除了这些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心理学依据在哪里?
  小李是三年级学生,小张和小邓是四年级学生且是同班同学。某日午饭后,小张冲进小李的班级中欲打他,小邓则在班级门外。奈何小李较擅长跑步,小张追而不得又引起班级一阵骚动。小李班上的班干部将情况立即告诉班主任钮老师,待钮老师到来,小张和小邓已经撤离现场。
  得知此事后,我首先找来小张和小邓进行沟通,问明情况。起因是小李和小邓在前一天的体检中同去卫生间过程中差点相撞,略有摩擦。次日,用餐时恰好相遇,小李冲小邓做了鬼脸,小邓理解为是一种挑衅信号,于是喊上同学小张一起准备给小李来一个反击,以解内心不平之气。恰好,小张个性冲动,非常好斗。煽风点火,一碰就着。于是上演了小张到小李班级追逐的一幕,好在并未发生正面碰撞,也未引起伤害。
  钮老师把手放在个性冲动的小张肩膀上并温和地说:“看出来了,你们三个人之间是有故事的,愿意讲给我们听听吗?”温和的态度让学生始料未及,不是劈头盖脸一顿教训,而是以倾听的视角来了解事情原委。三人缓缓说出两天真相。
  一开始钮老师问小李和小邓之间实际有没有发生碰撞和冲突,两人纷纷摇头表示否定。待我们帮他们把事情经过重捋了一遍后,小李发现是自己的幼稚的表达引起小邓的误解,小邓也意识到是自己的过于计较引起这次风波。随后,钮老师将谈话的方向转移到小张身上。小张一旁听后,沉默不语,较为紧张。钮老师缓缓问道:“你觉得这是什么深仇大恨么?”小张连连摇头。钮老师紧接着追问:“都是一个学校的同学,他小一点,你大一点,你还要多担待点。他不懂事,你要懂事点。”小张听闻老师这番话,眼神柔软许多。钮老师见势,温和并坚定地对小张说:“来,把你的手给我!”小张一开始并不敢,于是钮老师主动握住小张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我希望这只手将来能在看到别的同学被欺负时伸出来援助,我想你的力量这样用更有意义,你说对吗?”小张被老师的温度感化,连连点头。一次打架事件就这样过去了,在这三个孩子心中或多或少会留下点什么。
  三四年级部分男生的性格上略有些焦躁。班主任要善于捕捉这份焦躁,用教育细雨悄悄滋润,抚平这份毛躁。为的还是孩子在校有一个健康理想的环境,年级与年级之间友好共处。禾河隼雄在《孩子与恶》中说到:“单纯排斥恶,会招来更大的恶。”作者并非是要美化“恶”,而是希望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等教育者,在面对孩子身上出的“恶”时,能够有更多的思考,分析“恶”出现的根源是什么?孩子的诉求是什么?这样,或许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帮助孩子。作者不是在教我们去助长孩子的恶,而是让我们在教育孩子不能行恶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些东西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学生之间发生争执的时候,他们欠缺的正是用心地去倾听,都以自己为中心,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奋力地为自己去辩解。争执不下,加强个性特点使然,矛盾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无论是老师对学生,还是学生之间,知彼解己是化解矛盾有效沟通的前提之一。有些孩子秉性好斗,教育就是对其天然秉性的摩拭过程。打磨有法,教育是走心的工作,更是一件技术活。因材施教,知彼解己是一条重要法则。对学生的了解是顺利开展班主任工作前提,而“知彼解己”的前提,是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前提,是倾听。倾听他的心声,理解他的动机,他才能在交流中理解老师的初衷和期许,方可达到教育目的。
  (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杨妮萍)

上一篇: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应该学点儿童心理学!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