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教育资讯 >

盘点 | 2017年度十大教育“大事件”

时间:2018-01-02 16:56:42 来源:

1“十三五”规划“量化”中国教育未来

2017年1月19日,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看点:

作为“十三五”阶段中国教育的重要行动指南,《规划》从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优化结构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战略任务:2020年,现代化教育取得重要进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

教育体系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教育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民……《规划》列出了各种明确、量化的指标,让接下来的教育工作更加明晰。

2全国两会强调 “公平”“优质”教育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公平”、“优质”两大教育关键词。

看点:

教育“公平”: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加快实现城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差距……让贫困、落后地区的学子看到了希望。

教育“优质”: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民族教育,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学前教育和老年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从注重“质量”到提倡“优质”一字之差折射出教育理念的变化。

3《民促法》“促进”“促退”引争议

2017年9月1日起,《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正式施行。

看点:

《修正案》中第一次明确了民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教师的法律地位,纳入教师的管理范围,强调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进行分类管理。但有专家认为,《民促法》不是“促进”而是“促退”。因为,《修正案》中“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的规定将会使大批民办学校退出办学。

对此教育部也做出了解释“目前已经审批设立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都是非盈利性质的,所以也就不会存在强制推出的问题。”尽管存在着各种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修正案》无疑会在未来对民办教育产生巨大影响。

4“部编本”教材重回 “大一统”时代

2017年9月1日,“部编本”正式投入使用将中国教材制度重新带回到大一统时代。

看点:

“部编本”教材的使用是中国教材制度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在其出现之前,中国义务教育阶段教材处于“一纲多本”的战国时代,“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各种版本的教材令人眼花缭乱,这种“群雄逐鹿”的局面,延续了近三十年。

这次“部编本”教材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部编本”教材的最大特色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其中。语文增加了古诗文的比重,历史系统讲述中国共产的发展历程,“思想品德”课变成“道德与法制”。部编本教材,结束了几代人关于一个时代的记忆,同时也将开启专属于自己的时代。

5首批新高考改革学子接受“实战”检验

2017年,6月作为高考改革先行者的“浙沪”学子迎来了高考的“实战”检验。

看点:

3+3的考试科目结构,虽然增加了学生的选择的多样性,却也暴露出功利化选择的倾向,以及师资力量不足等多方面问题。同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省市正式成为第二批新高考改革试点地区,其他各省份的新高考改革方案也纷纷出台,最晚执行的省份将会在2019年开始正式实施,届时,全国所有省份将正式进入新高考轨道。

所有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解决问题,虽然“浙沪”已经为其他省市趟出了一条小径,但毕竟这两个省市教育基础相对雄厚,其他省份想要完全复制其成功经验还要面临各种困难。

6教育部长吹响 “课堂革命”号角

9月8日,教育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十八大以来教育取得的辉煌成就做了总结梳理。

看点:

文章中再次提及“教育公平”和制定《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等举措。另外,陈宝生部长还在文章中吹响了课堂革命的号角。课堂革命被陈宝生部长定义为坚持内涵发展,加快教育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的重要手段。

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只有抓住课堂这个核心地带,教育才能真正发展。在未来,课堂革命如何推动?课堂改革如何着手?这些问题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思考。
相关阅读:王水发:“中国教育改革的最大空间在课堂”

7十九大习总书记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重点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看点: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体现在教育中,有人曾形象的解读为“过去想上学,如今想上好学”。

对此,陈宝生部长,在十九大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教育工作的下一步主要任务便是研究教育领域不平等不充分的表现形式,抓主要矛盾,主动回应人们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

8“年度校长大会”聚焦智能时代的未来教育

2017年11月19~20日、25~26日,第二届学校(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北京、深圳两地召开。

看点:

在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中国教育智库网、校长派承办的第二届学校(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上,各专家就未来教育、未来学校、未来校长这三个核心提议展开论述。大会上,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最新技术成果被各位专家反复提及。

也正是因为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的出台标志着“AI+教育”时代的到来。先进的技术将会给未来教育插上翅膀。让教育飞得更高更远。

9校长职业化渐有蓬勃之势

2017年7月,四川多位知名校长离职。同年8月,杭州二中明星校长叶翠微(当代教育名家)离职,加入海亮教育集团。

看点:

近年来,名校长跨出体制内,执掌民办学校的消息层出不穷,随着民办教育的崛起,校长职业化的趋势愈发显现,年薪百万甚至价值更高的明星校长也层出不穷。校长职业化不仅给予优秀教育者应有的价值尊重,而且打破了一成不变的校长职务终身制,没有了行政身份的束缚,校长可以更自由的选择工作,与职业经理人一样,校长职业化是对校长个人能力的检测和评估,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管理模式。

教育圈内有句名言“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未来教育的风口,校长职业化的进程势必会更加迅猛。

10携程、红黄蓝虐童事件席卷朋友圈

2017年11月,携程、红黄蓝幼儿园相继发生虐童事件。

看点:

这两起虐童事件,不仅触动了司法的红线,更是挑动了整个社会敏感的神经。虽然经过证实,红黄蓝“群体猥亵幼童”及“涉军”言论系恶意造谣,但教师“扎针管教”行为确实存在。

近年来,虐童事件时有发生,这不得不让教育主管部门反思,我们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管理当中存在的漏洞,为什么这些毫无师德、甚至不具备执业资格的人能够混进教师队伍?为什么在多名虐童实施者被法律惩罚后,类似事件仍在发生?

携程、红黄蓝事件告诉我们,2017年,虽然我们对中国教育有诸多的向往和期待,但同时也要直视存在的问题。既要仰望星空,更脚踏实地,这样才能蹄疾步稳的走好今后的教育之路。

上一篇:春节回家的票你买了吗?最新春运抢票攻略转给老师同学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