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教育资讯 >

暑假你是如何度过的?四个关键词:看无锡学子别样"充电"

时间:2019-08-12 14:58:22 来源:

“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过暑假。”都说假期是拉开学生差距的关键期,今年暑假你是如何度过的?连日来,记者采访了不同阶段的学生,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假期关键词,过得丰富而有意义。

  实习压力激发斗志小城姑娘体验大城市生活

  暑期实习是每个大学生的必经之路。今年暑假,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大三学生周倩雨通过学校的“卓越工程师计划”来到位于上海奉贤区一家主营流体技术业务的企业实习。“8月1日我正式上岗,目前还处于熟悉公司业务,学习相关材料的阶段。”她介绍,这次实习将持续到明年3月底结束。

  经过一个礼拜的工作、生活,她对上海这座不少年轻人向往的大城市有了初步的印象。“工作节奏快,每天早上8点半上班到下午5点下班,中午只有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没有休息。忙起来,需要员工周末加班。”周倩雨解释,每个人手头会有几个项目同时在做,而且任务环环相扣,一旦延误会影响到其他同事的工作计划。“一般来说,同事间除了工作上的交流以外,很少有闲聊。”在这种氛围里,她感受到了较大的工作压力。

  面对这些挑战,周倩雨燃起了斗志,期待通过提升能力,让自己能够把握各种机会。“随着实习内容的丰富,我会多向前辈请教,利用上海的地域优势积极了解前沿科技。平时多看书充实自己,提高学习能力。”毕业后,想要留在大城市吗?这一问题让周倩雨沉默了几秒。她说:“北上广更适合有拼劲,想实现大抱负的人吧。现在的我更想要留在无锡,这是省内发展速度快又宜居的城市。”

  冲刺时间颗粒度为30分钟高三党假期复习超越自己

  这两年,时间颗粒度的概念广为流传,这是指一个人安排时间的基本单位。有网友称,王健林的时间颗粒度是15分钟,比尔·盖茨是5分钟,大部分人是1小时,半天,甚至1天。今年7月,刚刚领到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天一高中毕业生仲真曾在高三寒假做过一张为期10天的假期计划表,表中的时间基本单位是30分钟。

  “今年寒假,我开启了高考冲刺模式,把20多天的寒假分为10天一周期,做了详细的规划,包括完成寒假作业、练听力、背单词、做错题等。”在1月27日至2月5日的安排表上,仲真每天6点半起床,7点开始学习直到晚上10点半,一天只有一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这样的安排其实很紧凑,我实行了10天后感觉很疲惫。在下一阶段,我把时间单位调整为45分钟,还在每项复习计划间安排了10分钟的休息。”在他看来,每个人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时间颗粒度。

  值得注意的是,每天仲真要花费2.5个小时在复习错题上。“很多同学没有正视纠错的重要性,甚至以为只是简单地抄题、重做而已。其实在纠错中,能帮助我们融会贯通各类知识点。”他认为,高一开始学生就可以收集错题了,这能帮助自己找到知识薄弱点,打好基础。

  除了五门功课的复习安排外,他还特地留出1小时阅读。“我喜欢阅读各类书籍,高考前都没停过。”当然,高三看书也要有讲究,他提醒,最好不要看小说了,容易入迷。高三期间,仲真读过的书,有史铁生的《病隙随笔》、李泽厚的《美的历程》、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沈复的《浮生六记》等。他说,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坚持每天阅读的益处不仅能反映在卷面上,还能扩大自己的知识圈。

  定好计划后,关键是要坚持执行。“有些人会说自己有拖延症,完不成。这只是借口。我们要找到动力激励自己去做,比如确定自己要考上哪所大学,不要让身边的人看轻等等。”通过一个寒假的自律,他从勉强考上南大的水平进入到能冲击顶级高校的行列。

丁嘉淇(右)与朋友采访大窑路当地居民

  寻访见老兵、访窑群升学过渡期感受历史温度

  今年6月,丁嘉淇从无锡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毕业。利用升入高中的这个较为闲暇的暑假,她做了不少以前从没做过,但十分有意义的事。中考结束后,她参加了一项口述历史的活动,寻访曾经亲历渡江战役的原三十五军三一一团战士赵友金。这位91岁高龄的老兵谈到了在战争中看到的生生死死,说了一句令她感触颇深的话:“我心里的这场战争没有结束。”

  丁嘉淇说,在历史书上看到的战争只有一串串冰冷的数字,是输还是赢的战争结果以及涌现出的知名英雄,但很多事情、人物被历史的长河淹没了。“一场战争可能结束很久了,但是有些人依然无法释怀。”

  7月的一个下午,她跟随朋友的脚步来到大窑路,这是她第一次发现在繁华的南长街深处藏着一个无锡窑群遗址博物馆。据了解,大窑路的窑址至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最兴旺的时期,有窑百座,从事窑业的人近万。这里所产的青砖,通过古运河运往各地。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手工烧窑的历史才结束。现在大窑路上还残留有十余座窑址。

  “我们还去了大窑路比较荒凉的地段。”当天,丁嘉淇采访了4位仍居住在附近的老人。她告诉记者:“这些老人普遍流露出比较复杂的情感。因为在这里他们生活了好几代人,所以不愿意搬离。又因为周围的住户越来越少,他们又想要搬家。”这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丁嘉淇成长了许多,她说:“回顾历史、贴近社会,是高中生活起步的一个不错选择。”

糜天烨(中)与同学们学习垃圾分类

  劳动学习插秧、垃圾分类生态教育从娃娃抓起

  《无锡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将于9月1日起施行,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操作的标准为“四分类三投放”。糜天烨是无锡市雪浪中心小学一名四年级学生。8月初,他与学校其他9名同学一起走进雏鹰自然教育基地,参加垃圾分类环保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我之前对垃圾分类不太了解,希望能通过学习帮助爸爸妈妈一起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这位学习了一个上午,还参加环保DIY活动的男孩,擦了擦额头上冒着的汗珠子,笑笑说。

  学习过程中,他得知自然分解一个玻璃瓶需要上百万年;无锡的垃圾分类将实行四分法,根据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易腐垃圾以及其他垃圾来进行分类;灯泡属于有害垃圾、塑料是可回收垃圾、胶带是其他垃圾。“过多的垃圾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一定要做好。”说到要从身边做好保护环境的事,糜天烨脱口而出:“我要减少使用玻璃制品。”

  雪浪小学副校长周懋芳介绍,多年来学校一直关注学生的生态教育、劳动教育,并延伸出“四季耕读”“行走山水”等研学系列课程。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一年四季学生都有机会贴近自然,用自己的双手种出一片小天地。去年秋天,糜天烨体验过割稻子的喜悦。今年暑假,他的同学们还去农耕营地体验插秧,采摘蔬菜水果的劳动活动。

  走出课堂投身农田学稼穑,拥抱自然感受四季伴成长。周懋芳说,学校生态研学课程打破了传统的活动形式,融通了智慧空间,丰富了教育元素,让学生在“躬行”中“绝知此事”。“孩子们在体验与探索中增长智慧,品味到成功的快乐,这是学校给予每个孩子最美好的童年礼物。”(俞华/文受访者供图)


上一篇:"技能+素养"专科试点班招生 无锡技师学院开启办学新模式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