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教育资讯 >

这年头,坑孩子最厉害的是奇葩家长

时间:2018-12-06 15:01:02 来源:

从出生开始,我们就开始跟父母玩闯关游戏!

作者/安老板,图编/陈晓颖

欢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在冬天的俄罗斯洗冷水澡,是什么感觉?

在这个号称“战斗民族”的国家,很多小孩几个月大的时候,妈妈就会抱着孩子在冰天雪地里来一场冷水浴;再大一点,就会被爸爸喂伏特加,抡起孩子的脚就疯狂转圈......

要知道,俄罗斯的冬天,零下二十几度的天气都是司空见惯,最冷的地方属东西伯利亚奥伊米亚康,那里的一月的平均气温为-46.4°C,史上最低温为-71.2°C!

如果你觉得在俄罗斯想活下来长大成人真的很不容易,可别忘了中国家长在育儿方式上也是一样的玄乎。从出生开始,我们就开始跟父母玩闯关游戏!

第一关

杀不死孩子的,都会让孩子更强大?

要说战斗民族的育儿方式是“简单粗暴”,中国家长则是“绵里藏针”。

拥有着神一般逻辑自洽的他们,常常打着爱的旗号,坚持着自己独到的育儿方法论,迷信着科学都不能解释的道理,暗戳戳地一顿操作,然后得意于自己的实验成果。

比如新闻里时常出现的,婆婆不让孕妇剖腹产、无痛分娩,他们的理由是“顺产的孩子更健康聪明”。有的更是摆出一副“要是你们给我孙子整啥了,我跟你们没完”的架势,放话“你们说生孩子痛,我又不是没生过。”

很多人中老你人对无痛分娩仍然存在误解。

这种听多了,倒不算惊奇。还有些“厉害”的婆婆,等着孩子一出生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孩子疯狂灌黄连水,旨在增强孩子的抵抗力,预防感冒发烧!孩子哭声越大,他们越高兴。

但凡有常识的孩子父母,在这时候就会强力制止;要遇上糊涂的育儿新手,那就是跟着长辈一起迷。一旦他们得逞,准会晃晃手中的瓶子骄傲地笑着说:“看看啥事没有,孩子哭完就好了嘛,还更健康。”

不少长辈认为孩子母亲的初乳有毒,孩子是不能喝的。那他们喝什么?孩子的爸爸或者爷爷,马上端来了奶粉加啤酒!在他们潜意识里,孩子越小的时候接触到酒精,未来能驰骋酒局千杯不醉。加上奶粉营养又补钙,一举两得,况且啤酒还能美容呢。

不少糊涂长辈给小孩喝啤酒,还拍照炫耀。

除此之外,新生的孩子不仅马上会被刮掉胎发,大一点就往孩子头发上抹鸡蛋清,恨不得做出鸡蛋挂面的效果,这样孩子以后头发才能长更多。

还有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使劲捏孩子鼻子让鼻子坚挺、拽耳朵让耳朵长得更有福相、睡硬枕头头型会更好看、给新生儿绑腿让腿变得更直、不能用尿不湿会变成罗圈腿

一旦孩子发烧、惊厥,家长就更厉害了。尤其是爷爷奶奶喜欢轮番上阵,化身“华佗”给孩子刮痧、捂汗、掐人中、拧胳膊,甚至像容嬷嬷一样用针扎手指放血......有的孩子被使劲捂汗,导致脱水死亡。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可以说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

在电影《刮痧》中,孩子的爷爷带他去刮痧治病,警方认为小孩在家长期受体罚,孩子父母被控告虐待儿童。

第二关

家长迷恋成功学,疯狂揠苗助长

孩子长大一点,家长发现孩子的成长已经慢慢超出了自己的经验值。这下怎么办?简单,向他人学习借鉴先进的“成功学”经验。

恰恰又有那么一批家长非常地好为人师、热心助人。只要自己的孩子有一点出息,他们的父母就会将其归结于自己的育儿方式有多么的正确,然后集册成书、广而告之。

应该有不少90后还记得,曾经有位火得不得了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如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存在于自己的童年里。那时候,刘亦婷的成长经验被各大中小学当成一种教育模式疯狂输出,记录其成长轨迹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在当年是家长必读物。

说起残酷训练,刘亦婷母亲也让她“挑战过极限”——握冰。刘亦婷的母亲这样记录细节:

第一分钟,感觉还可以;

第二分钟,就觉得刺骨的疼痛,我拿起一封说明书看,转移注意力;

第三分钟,骨头疼得钻心,我就用大声读说明的方法来克服;

第四分钟,骨头都要被冻僵冻裂了,我使劲咬住嘴唇,让痛感转移到嘴上;

第五分钟,手变青了,也不那么痛了;

第六分钟,手只有一点儿痛了,而且稍微有点儿麻;

第七分钟,手不痛了,只觉得冰冰的,有些麻木;

第八分钟,手完全麻木了......

民间有些人认为握冰可以训练意志,甚至减肥。

但是这样既炫耀又小家子气的训练,却被不少家长学的神乎其神,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也变成天才。

要是不满意,则指着自己“不争气”的娃就骂:“你看看人家一个女孩子,握冰都不怕冷,还都能考上哈佛!”

即便是不看成功学书的家长,也对成功有谜一样的向往。一名80后农村青年张禹,就将他6岁的儿子望望捧为网红:“6岁娃喝两瓶啤酒”、“5岁娃会走钢丝”。某直播平台上,他走钢丝的日常训练直播,粉丝数万。

孩子走红之后张禹说,那一路他很自豪:“儿子,是你带着爸爸一起飞的哟。

张禹让儿子走钢丝、喝啤酒。

第三关

楚门的世界

为什么不让孩子成为独立的个体呢?

幸好有的家长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孩子应该像稻田里的稻谷一样,自然、饱满地灌浆和成熟,而不是揠苗助长呀。

前不久,一位母亲在微博上坦言自己的孩子是学渣,但是她也接受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位平凡但是“体贴的丈夫、一位负责的父亲 ,当我们生病的时候,他愿意耐心照顾陪伴我们……

同样,在豆瓣《虎妈战歌》的页面,网友@国王King留言这样说道:

“我不太喜欢这样的妈妈。按照虎妈的教育方法,也许她的孩子会成长为一个多才多艺的有思想的人,但是他的童年,在这样的抱有着“分数至上”观念的父母压力之下,我觉得他不会快乐。于我而言,我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欢声笑语的童年,纵使差人一步又如何,to be the one you wanna be,这是他们自己的人生,孩子一出生,他是你的又不是你的,你只能看着他们的背影……只要他不危害社会、过得健康快乐,过得平凡、没能改变世界又如何呢?

大多数都忙着当英雄,少数人才知道当平凡人的快乐。截图/《普通人》

只是家长害怕承认自己的平凡罢了,在他们心里平凡是一个失败的词汇,只有成功、声望、金钱、地位......才是值得追求的目标。

对孩子而言,他们并不怕那些简单粗暴的操作,或许跟小朋友们一起在零下二十度的雪地里冰桶挑战,对于他们来说都感到快乐。

他们更怕的是家长把意志强加于自己身上,更害怕家长企图通过那些育儿方式让自己“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更害怕家长都不知道什么是“教育”。所以这些孩子们,叛逆、倔强、残酷地成长。

于是最可怕最奇葩的家长,把孩子送到了解除网瘾机构。

上一篇:为什么欧美孩子的社交能力那么强?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