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教育资讯 >

让孩子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爱和生命

时间:2018-12-05 10:05:49 来源:

学院君说:死亡和悲伤是人生经历汇总的很自然的一部分,但哀悼一次失去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当一个年幼的孩子失去了挚爱的亲人、朋友,甚至是孩子自己的宠物,家长们通常都会面临向孩子解释死亡概念的难题,同时还要在悲伤的过程中给予孩子帮助(当家长们自己也沉浸在悲伤中时)。

就在不久前,学院君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家长发的朋友圈,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死了一条鱼,让孩子们拿到门口埋掉,他们在外面弄半天不回来。我出门去看看,好家伙,连墓碑上的碑文都刻好了,还撒了落叶和鲜花种了棵菜,还抓了一只七星瓢虫供养于墓边陪伴!

碑文写道:Here lies Bubby the fish. 这里安葬着一条名叫巴比的鱼。”

它也不局限于生或死本身,孩子成长路上面临的一个个小问题背后,都可以是对生活乃至生命本身的思考。我们特地整理了一些儿童心理健康专家给父母和监护人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与孩子谈论死亡和悲伤。

1、诚实坦率

告诉他们关于死亡的“事实”,不要美化伪装死亡的意义,或者用哄小孩的方式与小孩交流。不要说诸如“奶奶是在睡”这样的话。不要回避了这个教会孩子们理解死亡意义的机会。

专家解释了这种方式的问题——使用委婉的词语企图保护孩子免受死亡和失去的现实痛苦,这种效果实际上可能弊大于利。

当你使用委婉的词语时,孩子们会更加具体地去思考,而不是抽象地思考,这样一来可能会让他们更困惑或者更加沮丧。

当人们说出类似“爸爸在天上的云里”或者“你爸爸要睡一个很长时间的觉”这样的话,年幼的孩子可能无法理解自己的父亲去世的现实,甚至可能会在云中寻找他或者期待他有一天会醒来。

诸如“死亡”,“去世”或“逝去”这些词可能听起来很刺耳,但是这些还是算经历过发展而来的合适词汇,孩子们也必须掌握这些词汇,从而理解“永远死亡”的意义。

2、提问并回答问题

父母在亲人离世后与孩子的对话形式应该取决于孩子与死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应考虑到孩子实际的年龄以及他们对某人死亡这件事的理解能力。因此,向孩子们提问或回答他们有的疑问就会很有效果。

可以从提问开始入手,尤其是当我们正处于悲痛万分的心情中时,你可能不需要详细解释这个人是怎么死去的。孩子们并不需要知道所有的信息,但是他们需要知道一些细节,从而了解一个人已经死亡并且无法再回来的事实。

父母需要换位思考,将自己摆在他们孩子的立场上,来逐步思考如何让孩子走过这段经历。

有时候孩子可能会亲眼目睹一些与亲人去世有关的事物,例如在事故现场或者曾经去医院探望过病人。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儿童精神创伤专家表示,在这些情况下,孩子们需要你们的帮助,使他们理解自己所看到的事物。

父母需要换位思考,将自己摆在他们孩子的立场上,来逐步思考如何让孩子走过这段经历。在医院里看到病人身上插着管子或者看到医护人员开展急救流程,都可能会让一个孩子感到害怕,因此家长需要认识到这些可怕的事情在孩子眼里是什么样的。

为他们创造一个空间,来告诉他们这些事情会对他们有何影响,并且尝试向他们解释医生和医护人员是在帮助他们的亲人。

这是一个持续的对话。在你非常完美地向他们解释了死亡之后,你的孩子往往会回来再向你提问,“我还能看到某某吗?”

他们并不是没有听懂你的解释,只是小孩子会想要重复提问。这是他们自己在仔细思考其中意义。

3、了解孩子复杂的情绪

悲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它会伴随着一系列不同的思想、情绪以及行为。虽然父母可能会希望孩子也能因失去而感到悲伤、愤怒、困惑甚至是内疚,但是对孩子而言还有很多其他行为变化难以理解,比如睡眠和饮食规律的改变以及在学校表现的变化。

当孩子没有感到悲伤时,父母会因此而感到困惑。

其实小孩子悲伤的时间很短暂,他们可能经历一次失去亲人后悔非常沮丧,但之后他们马上就可以去玩了。你可能不禁会想,“这真的有影响到他们吗?”

成年人容易固定化陷入悲痛之中,但孩子们通常想要通过四处跑跑或者做其他事来消化这种情绪。他们有点悲伤转瞬即逝的感觉,这会让我们与他们对立并思考,“天啊,难道他们毫不在意吗?”

实际上,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是在意的,只是有时候表现得不明显。

4、有耐心

悲伤是一个漫长的、无法避免的过程,小孩要恢复到他或她的正常生活是需要一些时间的。所以父母应该抛弃想要尽快度过这个阶段的想法,接受孩子度过这个过程的速度,不要一直为孩子没有度过这一过程而着急。

与孩子谈论死亡,这其实是一种积极的沟通方式,可以帮助孩子们应对未来生活中遇到的挫折,甚至是帮助度过人生的过渡期,比如转学、升学、考试失败,甚至是重大变故等。

5、鼓励孩子表达

孩子们需要认清父母其实是可以帮助自己的人,而家庭是一种可以接纳悲伤的地方。父母应该鼓励孩子适当地表达他们的悲伤。

例如,对于学龄儿童来说,玩耍是他们的语言,所以你要让孩子们通过玩耍的方式来促进交流——诸如在家画画、玩游戏、玩娃娃、人偶之类的,

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你可以鼓励他们写日记、画画、写歌、写诗。

当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时,可以为他们创造一种安全感,也可以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受益。他们会知道可以依靠你们,这对他们而言是很好的模范作用。

6、创造仪式感

围绕怀念和尊重的主题为逝去的亲人创造仪式感,也是另一种重要的情感表达方式。向孩子们解释这个人可能不会和我们在一起了,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记住ta,并且作为家人来纪念他们。

当死亡确实令人非常受伤时,有的监护人会不再谈论有关死去之人的事。在这些情况下,最难的是孩子们会失去了他们“天使般的回忆”——也就是他们真正感到自己被那个人爱过和照顾过的记忆。

很多文化和宗教都会围绕着“道别”来促进仪式感。

不管信仰宗教与否,你也需要告诉你的孩子,他们拥有的与亲人的所有经历和回忆都不会因为亲人的逝去而被抹去。人们总是会永远地活在我们的心中,没有人可以把它夺走。

要这么和孩子说,“阿姨现在在哪里呢?她现在没有和我们一起在这个房间里对吧?但这并不说明她不存在了。阿姨在这里(指向自己头)和这里(指向自己的心)。我们必须保留好我们和阿姨的美好回忆。”

7、让他们知道这不是自己的错

有时候,孩子们会有这种非常不可思议的想法——将一些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归咎于自己。

考虑到这一点的话,父母或监护人需要帮助孩子们认识到,死亡绝对不是他们的错,他们也不需要假装坚强或者隐藏自己的情感。

8、让他们看到你的悲伤

孩子的父母或者监护人对于去世之人所作出的反应,可以帮助孩子应对这些情况。

他们需要看到你的悲伤,但是他们也需要看到你能整理好自己的情绪,自我恢复的状态,这其中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专业帮助。而如果你不这么做的话,他们可能会感觉自己需要去照顾你,因为你没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

如果悲伤的感觉顿时无法控制住,父母需要寻求其他途径的帮助,而不是让孩子来担当安抚自己的这一角色。

在孩子面前哭是没关系的,这样还可以表现出家人之间互相表达情感的样子。说诸如“我爸爸去世了,所以我很难过”或“爸爸很难过,因为爸爸想妈妈了”这样的话是完全没问题的。

我们经常觉得自己需要坚强,所以很多父母都尝试通过表现出勇敢和过于愉快的表情来帮助孩子,想借此表达“妈妈很伤心,但是妈妈也很坚强”这种想法。

让孩子们相信成年人更强大、更聪明、更坚强是很重要的。但这看起来真的很奇怪,而且让人感到困惑。孩子因为一个人已经不在了而感到非常悲伤,父母却很愉快,这其实就让人觉得很是怪异。

以上总结的这八个小点,是希望无论是在孩子遇到生活中的大小事,为人父母都能用一个平常心去对待,正确引导孩子的情绪变化以及对整件事物的看法,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将会大有裨益。

上一篇:大学英语缘何上了专业“红牌榜”?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