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鱼爸图片来源网络
1
前几天,邮箱收到几位妈妈留言。
一位妈妈说,孩子3岁多,突然像变了一个样子。
以前听话乖巧的儿子不见了。
现在不管妈妈说什么,他总是喜欢说“不”
叫他吃饭,他就说我才不吃饭呢。
叫他穿裤子,他偏偏光着个屁股在客厅跑,说我才不穿裤子呢。
叫他喝水,他也偏偏不喝。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好一阵子哄着才行。
还有一位妈妈说孩子才1岁10个月,之前东西都愿意跟人分享,最近好像有思想了,干啥都说不行,一旦有小朋友碰他的玩具,“不行!不行”
然后哇哇大哭,有时候真的感觉得罪人,不知怎么办了。
看到这些问题,我想起自己那时候刚刚做爸爸。
有一次跟同事聊天,我说我家那小子最近很叛逆。
同事哈哈大笑地说,“你儿子才两岁,就叛逆了!?”
他觉得不可思议。
那时候他还没做爸爸。
所以我感觉跟他讲不通,就没讲了。
后来,他做了爸爸,有一次在电话里跟我说:“怎么办!我儿子才1岁多,就不听话,总是跟我们对着干!”
可怜天下父母心,做了父母就变得心连心了。
2
其实在1-3岁的时候,孩子们会进入第一个叛逆期。
从这时候起,孩子就开始介入了自己意愿与父母意愿相互冲突的矛盾之中。
我特别喜欢观察婴儿。
特别是那几个月看上去还不能乱动的孩子。
有时看上去真的有点“呆”。
其实他们的心早就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冲动。
只是他们的身躯还太柔弱,不足以支持自己去冒险,只能被动做出反应,而不能主动采取行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最渴望的事应该就是自己做主。
有了自己的意图,试图摆脱外部世界的约束,试图显示自己的力量。
特别是孩子发现了语言的威力时,就会非常喜欢说“不”、“不要”。
因为这能让自己摆脱控制,表达自己的意愿。
所以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孩子开始跟你说“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这就是成长。
反而是父母有时候焦头烂额地不知该怎么办?
3
当孩子说不的时候,请记得接纳而不是压制孩子去顺从。
当我说接纳的时候,有的爸妈肯定会说,未必孩子说不穿衣服,也要接纳?
当然不是,这个接纳是自己从内心接纳孩子这个成长阶段的特征。
有了这个认识之后,就不会动气了。
就能心平气和地跟孩子沟通。
比如小小鱼有时候也跟我们对着干。
“我不吃这个菜!”
“好吧,不吃就不吃,可以吃其他的。”
“其他的我也不吃!”
那就先别吃,按照规矩,到点了收碗筷。
当然,这个规矩是我在坚定执行。
而妈妈呢?
会在一旁做一点提示(不是否定,因为爸妈要统一战线)
只是提示晚上会饿肚子,该怎么办呢?
提示他肚子里的小精灵会不会生气?
整个过程,都不要发脾气。
你可以表达自己的态度,跟我说不。
我要做的是平和地跟你沟通。
这样的关系下,孩子不会被父母的权威镇压。
要知道好的教育绝不是强迫,而是引导。
有时,我叫小小鱼过来帮忙摘菜。
他也有说不的时候。
我会问他为什么?
“我不会!”
“来,爸爸教你!”
“我不想做!”
“可是爸爸现在需要你的帮助。”
而实际上,他的确是怕自己做不好,也不知道如何去做。
所以我选择耐心地教会他。
这样坚持下来,学会了之后,体验到成功乐趣的孩子反而不会随随便便说不了。
记得有一次,一位妈妈说很后悔,读中学的儿子竟然不会做一点家务。
原因是自己觉得他做不好,反而添乱。
比如有一次他洗碗,就把洗碗水洒地上,而且还把袖子弄湿了。
当时妈妈就很生气。
“你一点事也做不好,什么都要我跟你姐做!”
听到这句话,他反而心安理得了。
因为有姐姐做就好了。
如果妈妈当时耐心地说“来,妈妈教你,你得挽好袖子,而且要小心地板,下次加油!做得很棒!”
这时孩子的感受会不一样。
他会觉得自己也能做好这件事的。
4
请记得发展孩子的独立性,请允许孩子掌控自己的世界
我一直想试试看,我的权利限度能放多宽。
我们可以在安全的范围内试试看。
有一次春游回家。
小小鱼跟一个同学结伴回家。
因为同学的妈妈下午要上班,孩子只能带到公司。
而我们下午刚好有大把的时间。
当时老师提议,你们可以去相互做客呦!
面对我们的邀请。
没想到同学的妈妈说:“你想去的话就去吧,这也是一次不错的考验呢!”
于是,那天两个小伙伴迈出了成长的重要一步。
一个是独自去同学家做客,一个是第一次邀请同学到家。
那天,他们就自由的玩着。
而我就一直在忙着给他们做饭。
我之前在家里给小小鱼布置了一个区域。
专门给孩子使用,让他放置自己的东西。
这样其实会发展孩子的自主能力。
他会跟同学分享,但有时又会争执。
说就是不行,不能跟他玩。
当孩子说不分享的时候,你得明白,这并不是自私!
瑞士儿童心理专家让.皮亚杰经过观察得出这样的结论:
0~6岁的儿童,几乎将他们全部的热情和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自我的建构中。
恰恰是因为有了这种激情和全部投入,孩子才能形成自我、走出自我,才会塑造出我们所期望的创造力、幸福感、独立性、意志力。
儿童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
在这个建构的过程中,最初儿童是通过占有属于自我的东西,来区分自己和他人的。
只有当儿童占有自己的东西,
当这个东西完全属于他时,
他才能够感觉到“我”的存在,
而这也是儿童自我的诞生标志。
一旦孩子们的自我意识形成,就会开始划分你的、我的了。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如果没有得到尊重。
那孩子的行为就会偏离,发生紊乱。
比如我常常遇到一个孩子。
他在游乐场口渴,拿着其他孩子的水壶就要喝水。
但是他不会说。
而当一个奶奶喂自己孙子吃东西时。
他也张嘴吵着说要吃。
他的世界里没有物权意识。
觉得这些都是可以随便获得的。
有人也许会觉得这没什么,显得胆子大。
其实害处更大。
而要让孩子学会分享之前,一定要先让孩子拥有。
而且孩子维护自己的物品时,可不要指责他小气。
比如小小鱼最近要参加义卖,需要准备10样东西。
他在家里找了很久,都有点舍不得。
妈妈说他有点小气呦!
我说没事啊!好好想想,总是能找出来的。
最后他还是忍痛割爱,自己做出了决定。
每天我们都说要尊重孩子,要好好爱孩子。
那就看看,当孩子说不的时候,自己内心是什么样的感受?
这绝对是一种考验,也会给你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