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静告诉记者,自己2009年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毕业,毕业之后就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了7年,并非网传的清华博士,而是清华建筑学院的硕士。
梅静称,自己回乡并非是做清西陵的守陵人,而是在清西陵附近的村子创建了一个包括公共图书馆、绘画创作、教育讲座等功能的书院,“我不再重复祖辈人守陵人的职责,现在有专人在做清西陵的保护工作,我只是把这些我熟悉的文化遗产传播出去。”
从清雍正时期开始,梅静的祖先就在清西陵做守陵官员,他的父亲也在清西陵工作。从小,梅静就跟着父亲去清西陵的各个陵进行修缮。而回到家乡后,她也经常到清西陵去写生,对清西陵建筑的细节进行发掘和记录。
近日,一个名为《清华女博士辞掉高薪,回乡做守陵人》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文字介绍称,清华大学建筑专业博士梅静回到老家河北易县守护清西陵。9月26日,梅静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自己回乡并非是做清西陵的守陵人,而是在清西陵附近的村子创建了一个包括公共图书馆、绘画创作、教育讲座等功能的书院,目的就是想把家乡的文化遗产传播出去。
9月25日,身在河北易县的梅静看到自己出镜的一则视频在网上火了起来,这则视频不到一分钟,但播放量已过百万。视频文字介绍称,梅静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辞去北京高薪工作,回家宣传清西陵文化,“开始了守护陵墓的人生历程”。
对于上述文字介绍,梅静并不认可。她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2009年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毕业,毕业之后就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了7年,并非网传的清华博士,而是清华建筑学院的硕士。2014年底,她辞去了在北京的工作,回到自己的老家河北易县,在清西陵附近的五道河村创建了一个 “听松书院”,这个书院功能包括公共图书馆、公共教室及活动室、绘画创作空间、民宿等,同时进行一些教育活动及带有清西陵和易县元素的文化产品设计。并非如网络视频所说,她是一个清西陵的守陵人,“我不再重复祖辈人守陵人的职责,现在有专人在做清西陵的保护工作,我只是把这些我熟悉的文化遗产传播出去。”
但是对于清西陵,梅静是十分熟悉的。从清雍正时期开始,梅静的祖先就在清西陵做守陵官员,他的父亲也在清西陵工作。从小,梅静就跟着父亲去清西陵的各个陵进行修缮,冬天则去雕刻砖花,和父亲一起补陵上丢掉的一些砖雕,还曾特意去故宫(微博)找相近的图案,把它拍下来,并帮助父亲把图案画下来。而回到家乡后,她也经常到清西陵去写生,对清西陵建筑的细节进行发掘和记录。
书院建成后,经常有当地的村民来到书院看书,也常有妈妈带着孩子到书院听梅静讲课和其他讲座,梅静称这也是她做书院的目的之一,成为城市和农村的连接体,为家乡做些事情。
对话
梅静:“我所做的就是把文化遗产传播出去”
昨天,梅静对北青报记者称,回乡之后也遇到很多的困难,比如资金问题,以及乡村人才缺乏的问题,还有一些做农家乐的邻居把他们当成竞争对手。她认为她做的这些和祖先那些守陵人做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她所做的,就是把文化遗产传播出去。
北青报:为什么会辞去工作回到家乡做听松书院?
梅静:我的家乡河北易县是一个千年古县,历史很丰厚,而且我的祖辈就是清西陵的守陵官,我从小就去过很多次的清西陵,这个地方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我学的又是建筑艺术理论,所以想为家乡做些什么。还有一个直接原因,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希望孩子们的童年在一个更自然的环境中长大。
之所以创建书院,是因为我小时候就很渴望有个图书馆,但是当时资源缺乏,去图书馆得上北京。我觉得乡村里有一个知识平台很重要,能让乡村的人有途径接触到这个开放的社会。现在书院有1万多本书,涉及农业和人文社科等方面的书籍,有70多名固定的读者,这部分完全是免费的,村民可以来书院看书,也可以免费借阅。
北青报:除了图书馆,书院还有什么功能?
梅静:当然,书院也不光有图书馆,还有教育功能。我会邀请以前的同学和同事不定期来做一些公益讲座,包括高考咨询、乡村建设、传统文化。此外,我会对来参与的家长及孩子做美育,就是把传统的文学、文化、艺术作品等放到画里,让孩子和家长可以更细腻地去观察、欣赏,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还有一个功能是做一些文化产品,这些产品都是围绕清西陵和易县来创作的,比如之前我们设计了一款丝巾,上面的纹饰来自于清西陵大红门前麒麟神兽的须弥座,还有一些产品是融入了易县的传统工艺,包括易水砚、雕刻等。
北青报:回乡之后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
梅静:困难肯定有。我和我先生两个人都是辞职在裸创,我们不是很富有的家庭,最开始资金是一个问题,但是现在慢慢想到了解决的办法。其实更大的困难在于人才,大量的人才都在城市里,我在这里想找到一个志同道合一起做设计的人是很困难的,而且我一个人又做教育又做管理和设计,其实是很难的。
而且村里人有的理解我们,也有的很不理解。比如说一些邻居也在村里做农家乐,觉得我们做这个书院是在和他们进行市场竞争,加上中间有一些沟通不理想,所以现在书院的停车问题也还没有解决好。
北青报:你其实想通过这个视频表达什么?
梅静:我其实是清华大学硕士毕业,也并非是守陵人。在视频中我其实想要表达的主题是我做的事情是想把文化遗产传播出去,我现在做的和祖先那些守陵人做的事情已经发生了转变,而且清西陵有专门的机构在管理和做系统的保护,但是视频没有很好地传达。不过还是感谢他们,让更多人关注到我们这一代人为清西陵所做的事情。
梅静称,自己回乡并非是做清西陵的守陵人,而是在清西陵附近的村子创建了一个包括公共图书馆、绘画创作、教育讲座等功能的书院,“我不再重复祖辈人守陵人的职责,现在有专人在做清西陵的保护工作,我只是把这些我熟悉的文化遗产传播出去。”
从清雍正时期开始,梅静的祖先就在清西陵做守陵官员,他的父亲也在清西陵工作。从小,梅静就跟着父亲去清西陵的各个陵进行修缮。而回到家乡后,她也经常到清西陵去写生,对清西陵建筑的细节进行发掘和记录。
梅静和孩子在一起
近日,一个名为《清华女博士辞掉高薪,回乡做守陵人》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文字介绍称,清华大学建筑专业博士梅静回到老家河北易县守护清西陵。9月26日,梅静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自己回乡并非是做清西陵的守陵人,而是在清西陵附近的村子创建了一个包括公共图书馆、绘画创作、教育讲座等功能的书院,目的就是想把家乡的文化遗产传播出去。
9月25日,身在河北易县的梅静看到自己出镜的一则视频在网上火了起来,这则视频不到一分钟,但播放量已过百万。视频文字介绍称,梅静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辞去北京高薪工作,回家宣传清西陵文化,“开始了守护陵墓的人生历程”。
对于上述文字介绍,梅静并不认可。她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2009年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毕业,毕业之后就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了7年,并非网传的清华博士,而是清华建筑学院的硕士。2014年底,她辞去了在北京的工作,回到自己的老家河北易县,在清西陵附近的五道河村创建了一个 “听松书院”,这个书院功能包括公共图书馆、公共教室及活动室、绘画创作空间、民宿等,同时进行一些教育活动及带有清西陵和易县元素的文化产品设计。并非如网络视频所说,她是一个清西陵的守陵人,“我不再重复祖辈人守陵人的职责,现在有专人在做清西陵的保护工作,我只是把这些我熟悉的文化遗产传播出去。”
但是对于清西陵,梅静是十分熟悉的。从清雍正时期开始,梅静的祖先就在清西陵做守陵官员,他的父亲也在清西陵工作。从小,梅静就跟着父亲去清西陵的各个陵进行修缮,冬天则去雕刻砖花,和父亲一起补陵上丢掉的一些砖雕,还曾特意去故宫(微博)找相近的图案,把它拍下来,并帮助父亲把图案画下来。而回到家乡后,她也经常到清西陵去写生,对清西陵建筑的细节进行发掘和记录。
书院建成后,经常有当地的村民来到书院看书,也常有妈妈带着孩子到书院听梅静讲课和其他讲座,梅静称这也是她做书院的目的之一,成为城市和农村的连接体,为家乡做些事情。
当地的村民来到书院听课
对话
梅静:“我所做的就是把文化遗产传播出去”
昨天,梅静对北青报记者称,回乡之后也遇到很多的困难,比如资金问题,以及乡村人才缺乏的问题,还有一些做农家乐的邻居把他们当成竞争对手。她认为她做的这些和祖先那些守陵人做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她所做的,就是把文化遗产传播出去。
北青报:为什么会辞去工作回到家乡做听松书院?
梅静:我的家乡河北易县是一个千年古县,历史很丰厚,而且我的祖辈就是清西陵的守陵官,我从小就去过很多次的清西陵,这个地方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我学的又是建筑艺术理论,所以想为家乡做些什么。还有一个直接原因,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希望孩子们的童年在一个更自然的环境中长大。
之所以创建书院,是因为我小时候就很渴望有个图书馆,但是当时资源缺乏,去图书馆得上北京。我觉得乡村里有一个知识平台很重要,能让乡村的人有途径接触到这个开放的社会。现在书院有1万多本书,涉及农业和人文社科等方面的书籍,有70多名固定的读者,这部分完全是免费的,村民可以来书院看书,也可以免费借阅。
北青报:除了图书馆,书院还有什么功能?
梅静:当然,书院也不光有图书馆,还有教育功能。我会邀请以前的同学和同事不定期来做一些公益讲座,包括高考咨询、乡村建设、传统文化。此外,我会对来参与的家长及孩子做美育,就是把传统的文学、文化、艺术作品等放到画里,让孩子和家长可以更细腻地去观察、欣赏,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还有一个功能是做一些文化产品,这些产品都是围绕清西陵和易县来创作的,比如之前我们设计了一款丝巾,上面的纹饰来自于清西陵大红门前麒麟神兽的须弥座,还有一些产品是融入了易县的传统工艺,包括易水砚、雕刻等。
北青报:回乡之后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
梅静:困难肯定有。我和我先生两个人都是辞职在裸创,我们不是很富有的家庭,最开始资金是一个问题,但是现在慢慢想到了解决的办法。其实更大的困难在于人才,大量的人才都在城市里,我在这里想找到一个志同道合一起做设计的人是很困难的,而且我一个人又做教育又做管理和设计,其实是很难的。
而且村里人有的理解我们,也有的很不理解。比如说一些邻居也在村里做农家乐,觉得我们做这个书院是在和他们进行市场竞争,加上中间有一些沟通不理想,所以现在书院的停车问题也还没有解决好。
北青报:你其实想通过这个视频表达什么?
梅静:我其实是清华大学硕士毕业,也并非是守陵人。在视频中我其实想要表达的主题是我做的事情是想把文化遗产传播出去,我现在做的和祖先那些守陵人做的事情已经发生了转变,而且清西陵有专门的机构在管理和做系统的保护,但是视频没有很好地传达。不过还是感谢他们,让更多人关注到我们这一代人为清西陵所做的事情。
来源于腾讯新闻、社会万象、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