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学校教育 >

李希贵:学校如何克服“教”文化,让孩子走向真正的学习?

时间:2017-12-26 15:10:21 来源:

早在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教学制时,就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然而,即便是到了380多年后的今天,在当下的教育体系下,把“学生可以多学”的应有权利还给学生依然显得过于奢侈。那么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如何克服“教”文化,让孩子走向真正的学习?

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四届年会期间,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揭示了一个很多成功人士的共同特质:学习力。他还通过北京十一学校的狂欢节为例,说明了一所学校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回到学习的中心。

十九大会议期间我研究了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的学历,发现在这些委员中初中毕业的有八位,这八位中还有一些在知识分子聚集的单位担任领导,例如统战部、新华社。我非常好奇,所以对他们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这八位委员的人生经历都非常丰富,而且无论他们走上什么新的岗位,甚至跨行业之后很快就会成为新行业、新岗位上的行家里手。

我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学习力。学习力来自何方?如果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会具备学习力吗?所以学习力来自学习本身。

英国华威大学教授肯·罗宾逊在TED演讲《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中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个系统中的成功者并不是因为这种文化才成功的,通常是克服了这种文化才成功的。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上学时候的状况,很多人喜欢读书,但是不喜欢语文课,喜欢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部美国人写的电子书,其中有一道题目是“如何让孩子讨厌棒球课?”,第一讲是棒球史,棒球是怎么产生的,如何引入到美国,学生需要将这一系列的大小事件背下来,然后进行考试;其次是讲棒球技巧,老师在学生没有接触棒球的情况下讲一个星期,然后进行考试;最后再讲棒球球员的技巧,一个星期之后考试;这三次学习和考试之后,学生基本上就已经不喜欢棒球了。

那么,作为学校如何去克服这种教的文化,让孩子走向真正的学习?

我们在讲激发教育活力,如果教育活动最终不能成为学生的学习活力,就有可能给学生造成伤害,北京十一学校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方面正在进行一些探索。

在高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一个史传单元,讲的是小说中的侠义人物,总共有四篇文章,传统的学习方式是老师带着学生们一篇一篇的学习,学生所有的问题都由老师解决。

老师们在备课的时候往往会在备课本上写一个教学目标,这个教学目标有时候会很多年从不改变,但是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完了之后,老师们自己都不知道教学目标实现了没有。

课堂上我们也经常看到这种情况,老师偶尔会制定新的教学目标,但学生并不知情,所以学生时刻都在课上注视着老师的表情、听老师的谆谆教诲,但是一旦离开老师就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本书,通过学习到底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我们渴望的课堂是,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非常明晰这个单元或者这个课堂的学习目标到底是什么,所以从此前老师把教学目标写在备课本上转化为让学生明确清晰、能够操作的学习目标,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

北京十一学校的语文课在史传单元中,就为学生提出了可以理解、可以操作的学习目标。

首先,我们选出六个侠义人物,让学生用关键词从三个方面概括每一个的主要特征,比较六位侠义人物,说出他们的一个相同点和各自的一个不同点。

第二,让学生能够结合材料、立足于历史与现实,对狭义人物作出包括正面、反面在内的三个维度的评价,除了正面和反面还另有一些自己的新的角度来评价人物。

第三,通过学习说出这个人物对社会价值观有正面影响的三点内容。

狂欢节里的语文学习

这些目标明确以后,怎么设计学习任务呢?

北京十一学校每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是全校大狂欢,所以我们就把语文学习融入到狂欢节中的学习。狂欢节有一个必修课,就是每一位师生必须扮演一个人物,所以学生学习的核心任务就是每个学生都要选一个侠客人物装扮一位老师。

具体学习任务包括用准确的词语概括五位侠客的个性特征;指出五个侠义人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至少写出放弃的三个人物;写一份信说服老师装扮;写一段人物出场的造型描述。

在明确了任务之后,老师需要做的就是把“资源包”交给学生,这个资源包就不只是四篇课文,而且包括拓展阅读资源、网络工具、视频资源等一系列资源一并交给学生,学生如何适应这些资源由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学习路径决定。

(图为李希贵校长在北京十一学校狂欢节)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还要给学生提供学习过程当中需要的工具和“脚手架”,因为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攀登就需要一些台阶,一些方便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效率、改变思维方式。

例如,时间管理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们做好时间规划,任务管理的工具可以让学生们明确任务的重要程度,此外还包括故事情节分析工具等等。因为这些工具和“脚手架”还要有可评价的量规,这些量规也是师生共同讨论完成的,这样课堂上就完全变了。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分组方式不再是由老师来制定,而是由学生自愿形成各种不同的小组;教室也必须分区了,因为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都不一样了。

放开之后的学习令老师和学生都有点手足无措!

学生们发现获取知识、整合资源的能力欠缺了,此前阅读任何一本书都是从第一句话读到最后一句话,现在老师提供了这么多的资源,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不适合了,所以老师提供了若干种整合信息资源的方式。

其次,学生们发现自己时间规划的能力非常欠缺,这就要求学生合理安排、使用时间。

第三,学生没法自我评估,对每个环节做到了什么程度,怎么去做心中无数。

(图为北京十一学校学生表演话剧《雷雨》)

对于老师来说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首先,老师如何设计收放自如,学生自带动力的学习任务;

其次,学生行程不同的学习进度,老师应该如何介入,怎样提出意见。对于狂欢节活动来说,如何做到语文进语文出,而不仅仅是一个狂欢节活动,这些对老师都是新的挑战。

在面对这种手足无措时,我们也有一些策略,包括学会与问题和平相处。所以要把问题当做资源,把问题的解决放在一个很长的过程当中,多样化地解决问题。

所以,核心问题的设计、量规的制定和形成性评估是老师们备课新的挑战。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给老师提供了依据,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动力和压力。学生对这样的活动有内在的动力,学习为了解决问题,学习为了完成任务,学习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看看杜威的这句话,“如果我们仍然以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无异于掠夺了他们的明天。”

来源于智见
上一篇:国外关于个性化学习的五大发现,条条戳中要害!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