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考试性质: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考合一,既有毕业考查的功能,又有高中选拔考试的功能,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为主,适当兼顾选拔的要求、有利于高中语文教学,应有一定的区分度,但考试难度要适当,要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二、 考试范围:苏教版初中语文七上——九下,共六册。教材所涉及的语文基础知识、古诗词、古代作品;课外现代文作品,包括说明文、议论文、小说和散文;课内文言知识主要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解释和运用,课外文言文,指的是浅近的文言短文,记叙、记人、叙事的文本,情节、人物关系相对较为简单的、篇幅不长,300字左右,文字阅读无多少障碍,所涉及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贴近教材和初中语文能力训练上的要求;背诵的诗文名篇及文学常识主要涉及初中语文能力训练上的内容;古代文化常识涉及六册教材的文言文;名著阅读涉及《水浒传》《西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和《朝花夕拾》四部书。
三、 积累与运用(28分)
1. 名句名篇默写(8分),其中1—2分为情景默写。能训范围。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能训及教材范围。
3. 词语运用(选择)(能训及教材范围)。2分。
4. 课内文言实词和虚词(选择)(能训及教材范围)。2分。
5. 语病辨析或连贯、得体。(选择)2分。
6. 文学、文化常识。(选择)3分。能训及教材范围。
7. 名著阅读选择题(四部书全部内容)。(选择)3分。
8. 名著阅读简答(四部书全部内容)5分。
四、 阅读与赏析(42分)
(一) 课外文言文阅读
9. 文言断句(朗读停顿)课内外结合,选择2分。
10. 文言文内容理解选择2分。
11. 文言实词解释4分。
12. 文言语句翻译4分。
(二) 课外古诗词鉴赏
13. 古体诗、绝句和律诗;宋词。
内容和表现、修辞手法,2题,6分。
(三) 说明文或议论文阅读
说明文说明方法、语言只选考一个知识点,概括要点、语句、内容理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语言只选考一个知识点,概括论点、语句、内容理解、论证层次。12—14题,3题8分。
(四)现代文阅读(散文或小说),15—19题, 4题左右16分。
五、作文(60分)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
二、 考试范围:苏教版初中语文七上——九下,共六册。教材所涉及的语文基础知识、古诗词、古代作品;课外现代文作品,包括说明文、议论文、小说和散文;课内文言知识主要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解释和运用,课外文言文,指的是浅近的文言短文,记叙、记人、叙事的文本,情节、人物关系相对较为简单的、篇幅不长,300字左右,文字阅读无多少障碍,所涉及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贴近教材和初中语文能力训练上的要求;背诵的诗文名篇及文学常识主要涉及初中语文能力训练上的内容;古代文化常识涉及六册教材的文言文;名著阅读涉及《水浒传》《西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和《朝花夕拾》四部书。
三、 积累与运用(28分)
1. 名句名篇默写(8分),其中1—2分为情景默写。能训范围。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能训及教材范围。
3. 词语运用(选择)(能训及教材范围)。2分。
4. 课内文言实词和虚词(选择)(能训及教材范围)。2分。
5. 语病辨析或连贯、得体。(选择)2分。
6. 文学、文化常识。(选择)3分。能训及教材范围。
7. 名著阅读选择题(四部书全部内容)。(选择)3分。
8. 名著阅读简答(四部书全部内容)5分。
四、 阅读与赏析(42分)
(一) 课外文言文阅读
9. 文言断句(朗读停顿)课内外结合,选择2分。
10. 文言文内容理解选择2分。
11. 文言实词解释4分。
12. 文言语句翻译4分。
(二) 课外古诗词鉴赏
13. 古体诗、绝句和律诗;宋词。
内容和表现、修辞手法,2题,6分。
(三) 说明文或议论文阅读
说明文说明方法、语言只选考一个知识点,概括要点、语句、内容理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语言只选考一个知识点,概括论点、语句、内容理解、论证层次。12—14题,3题8分。
(四)现代文阅读(散文或小说),15—19题, 4题左右16分。
五、作文(60分)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