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教育资讯 >

新闻系到底该不该读?新媒体小编成鄙视链底端

时间:2018-08-28 11:04:16 来源:

新闻系到底该不该读?

大公报前记者萧乾曾在《老记者断想录》中写道,“倘若我是一个大学的新闻系主任,我就让本系必读课程最多只占四分之一。其余时间把学生“撒”到各系——政治、经济、外贸,甚至体育系去。

因为学生毕业后,走进报社,哪一行都不难派上用场,唯独一脑子的新闻学原理或概论最无用武之地。”

报考分数向来位居全校前列的新闻系学子,在毕业求职时可能也会遇到类似的尴尬:

xxx报社招聘:

1、擅长写作,爱读书,爱思考、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2、喜欢与人打交道,沟通能力强、团队合作意识强;

3、曾深入研究某一特定专业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经济、法律、国际关系、体育、医学等)、熟练掌握英语者优先……

言下之意:对不起同学,我们报社不专招新闻系的。

新闻有学还是无学?

自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我国新闻学开始发展以来,关于新闻到底“有学还是无学”的讨论,一直没有停过。

上世纪80年代,在一次全国新闻职称评定时,有人认为“新闻无学”,因此不必给新闻工作者评定职称。这一言论更是将此讨论推上了高峰。

实际上,虽然争议从未中断,我国高校的新闻专业一直保持扩招的态势。

有数据显示,1998年全国高校开设新闻系的仅70余所,总招生人数是5920人。但到了2010年,全国已有500多所学校开设新闻系,招生人数达75000人。

据介绍,新闻传播类专业不仅在一些理工类、农业类、体育类等院校遍地开花,在一些地级城市院校,该类专业也纷纷涌现

分数被炒高、专业变热门,但有的学校师资、设备等办学条件严重不足、课程设置也不尽完善,其培养出的新闻学子的业务能力令人堪忧。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家中央级媒体招聘记者的笔试题有一道是写出范长江的身份,结果好多人答不出,有一位考生答为“小品演员”,还有一位某综合性大学新闻系研究生郑重地把“范长江”改为“潘长江”,再答为“著名小品演员”。

自己不看新闻、不了解时事、消息通讯分不清……这样的学生也大有人在。

其次,新闻行业本来就对实践能力要求高、但从业门槛相对低。那些掌握了新闻理论知识的人,也许起初上手快,但当需要展现专业能力的时候,却会显得后劲不足、缺乏竞争力

做财经比不过学经济的,做法制拼不过法学生,跑医疗口比不了医学生……学得“杂”而不专,成了新闻学子的劣势。

四年书读下来,发现自己“一无所长”,你说尴尬不尴尬?

不努力的人,是会被工作“甩”掉的。

除此之外,“要不要读新闻研究生”也是互联网上的一大热门提问。

相对于哲学、社会学等学科,年轻的新闻学在学术界的地位并不算高,《中国报业》也曾指出,“新闻学界和业界有一种水火不容的怪现象——业界批评学界纸上谈兵,学界批评业界理论浅薄”。

而回归到课堂,在讲台上和你高谈阔论新闻理论的老师,可能连一天记者都没干过。实践与教育掐架,很难说对彼此的发展会有多大的好处。

如果你喜欢学术,那当然无可厚非,但若只想拿文凭,你可能会像知乎答主@PHILOJX说的那样:规规矩矩上课,门门考高分,却感觉没学到什么,觉得找工作基本无望,再读研考博,最后成为一名新闻学老师继续教人什么是新闻……

不过,新闻业的入行门槛低、读不读研因人而异,并不代表人人可以做记者。

尽管在实际操作上,新闻系学子的不可替代性越来越弱,但是,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新闻专业素养、新闻职业道德是万万不可缺位的。

人们怀念记者,不做记者

实际上,比校园里的新闻系处境更尴尬的,是如今社会上的记者行业。

前段时间,高校性骚扰、问题疫苗等事件轰炸了舆论,也炸出了一波“情怀”。

一时间,朋友圈里的人几乎都在转发那篇《深度调查行业兴衰史》,并附上一句言辞恳切、痛心不已的“中国调查记者都去哪儿了?

人们“把给调查记者哭丧的文章转到10w+,把拼拼凑凑剪报体的文章转到10w+”,而按下发送键后,一转身,很多人可能连一篇完整的深度报道文章都没有耐心读完。

人们赞美记者的付出、叹息记者的消失,回过头,却对身边的人说,“又苦又累又没钱,可别做记者啊!

2014年,江苏省高考理科状元吴呈杰上了热搜,理由是“身为状元的他竟然打算报考新闻系。

出于兴趣考虑,吴呈杰打算在毕业后成为一名记者。而当采访吴呈杰的记者得知他这一决定时,都劝他三思。

生活不规律、薪水低、业态环境不好……都是前辈们对这位年轻人的“苦口婆心”,在压力之下,他改了志愿,去了毕业生平均薪酬全国最高的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诸如高考状元报考新闻系被劝阻的事件,吴呈杰并非孤例。

许多媒体人怀着理想进入新闻业,现实却让他们受挫。

今年毕业的吴呈杰,还是选择了做一名记者。但连业内人士都如此唱衰新闻界,不禁令人唏嘘。

根据蓝媒汇联合美联社发布的《2016中国记者职业生存状态与工作习惯》报告显示,仅有三成(32%)的记者对目前的工作表示满意。

回归到现实来看,近些年,不管是报纸、杂志还是电视行业,传统媒体人出走已成为常态。

记者王志安曾经说过,“在中国,记者这个职业的天花板太低,几乎没什么成长性,30岁不进入管理层或者转行,就是失败的代名词。

但调查记者对知识,经验有很高的要求。不用感慨,有人愿意为调查记者开出百万年薪,人会排着队回来。所有不付钱的感慨没什么价值。”

待遇和处境变差,人自然会流失。当然了,这是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

“别去新媒体! ”

新闻系学子在找工作时,还存在这么一条鄙视链:

想要做好新闻、具有新闻理想的人,毕业后要去传统媒体。而谁去新媒体当小编,谁就是鄙视链最底端的那个。

媒体的压力,也就那样吧。

早前,关于新闻系学子择业的话题,媒体人曹林就曾在其公众号里刊文表态,“学新闻的第一份工作最好别去所谓的‘新媒体’”:

“我遇到过几个第一份工作选择了去新媒体的孩子,浑身的‘江湖气’。在学校时就作为实习生替人经营微信公号,没去传统媒体实习。

虽然短期获得了一些利益,比如分得的收入,一些公号被转到了10万+,(获得了)主页群的虚荣。

但这些算什么“新闻经验值”呢?身上沾染了新媒体的很多毛病: 标题党思维,段子手习惯,抄来抄去,绞尽脑汁迎合低级趣味寻找情色点......”

这样将新媒体一棒子打死,不免过于偏颇。

当下,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早已是大势所趋。新闻行业本来就不该割裂成新、旧两个阵营,二者应当是不同时代下的传承,是在传播介质和传播方式上发生了变化。

而在内容上,严肃严谨的新闻依旧可贵。不实报道、不跟进报道、不报道等行为当然不可取,但这不仅是新媒体的毛病,是所有媒体都面临的问题。

流量至上、谣言假新闻泛滥、明星娱乐八卦淹没新闻事件……现在的我们,大抵是生活在一个媒体纷纷下沉的世界

所以,都8012年了,想读新闻系改变世界?看到不合理的新闻报道就去骂记者?没用的。

当我们谈论一种消逝与新生,我们就不能离开那个时代。

上一篇:未来上大学60%看高考 剩下40%看什么?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