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教育资讯 >

牛!今年中国仅她一人入选教育界“诺贝尔奖”

时间:2018-01-05 16:19:11 来源:

日前,“全球教师奖”官网公布了 2018 年入选该奖项的 50 位候选人名单,来自乌兰浩特市第九中学的杨冬梅老师,成功进入“ 2018 全球教师奖”前 50 名!

这五十位获奖候选人,杨冬梅是唯一的一位中国教师。

▲ 杨冬梅

教育界的“诺贝尔奖”

“全球教师奖”被誉为教育界的“诺贝尔奖”,是世界上奖金最丰厚的教师类奖项之一,创建"全球教授奖"的基金会是英国的非政府组织,致力于改进贫困孩子的教育。旨在奖励对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教师,提高教师的地位;重点突出教育职业的重要性,强调全球教师理应获得认可和奖励。

该奖项至今已运行三年,获胜者将获得 100 万美元,用于提升自身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

虽然该奖项才设立三年,但竞争却非常激烈。“ 2018 全球教师奖”前 50 名由组委会从 173 个国家的 3 万多提名中选出,前 50 名的名单来自 33 个国家的代表。

2018 年是第四年颁发一年一度的全球教师奖,此次中国仅 1 位老师入围该奖项前 50 。

2017 年,中国教师首次入围榜单,内地教师杨博雅入围全球前十,香港教师郑基恩入围全球前五十。杨博雅老师于 2017 年 3 月 19 日,于迪拜登台领奖。

乡村教育,是永远的追求和梦想

高三那年,杨冬梅听从父亲安排,到科尔沁右翼前旗额尔格图镇额尔敦村教学点当了一名代课教师。

当时家里困难,只有父亲一个人工作,母亲没有工作,养活 3 个孩子非常艰难,所以杨冬梅也只能被迫接受上不了大学的命运。

父亲几乎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也正是因为父亲的原因,家里 3 个孩子后来都从事了教育工作。

当时,额尔敦村教学点一共有 11 个孩子,刚开始,心理落差非常大,杨冬梅非常抵触,哭了好几天。

就这样过了一个学期后,杨冬梅居然特别盼着开学,因为开学就能和学生一起玩,虽然工资少、学生少、老师少,但在这里杨冬梅收获了自由、快乐和感动。

农村学校给杨冬梅的印记几乎影响一生,并激励她深爱农村教育,要去农村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班级十几个孩子便是她的事业,她始终认为一个人的幸福感来自内心丰盈。

杨冬梅说,“现在我需要他们,就像他们需要我一样。我唱歌跑调,可孩子们总会非常认真地听我唱歌。

体育课上就跟孩子们在院里乱跑,老鹰抓小鸡、踢口袋、跳皮筋,现在回想起来,当初的那 7 年乡村教师生活是如此的美好,感谢孩子们!”

1998 年,杨冬梅调到乌兰浩特市蒙古族小学担任汉语学科教师。那时候一道教学题我可以找到四五种解题方法,不知道什么叫累、什么叫苦,一门心思就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

“我的母亲不识字,但她的拼搏和不服输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她常教育我虽身在乡村也要有高远的目标,要有崇高的理想。”

杨冬梅回忆,当时班里有位女生,因母亲天生聋哑,不能教她话语,她的发音比同龄孩子慢,绕舌头,学习也跟不上,她家里人也不监督作业,对孩子不闻不问,因家里活总耽误课程。

杨冬梅不希望学生掉队,她与孩子父亲一次次商谈,希望家里给孩子一点爱,给孩子一点勇气,给孩子一点时间。

杨冬梅让该女生每次说话都看她口形,慢慢发音,一句话发音正确了,杨冬梅就给她一个手势,一个小小的奖品。鼓励能给孩子带来无穷的力量。

后来,这名女生也敢发声了,短小的句子能清晰吐出。看着自己有了进步,自信自然增强,更努力了。

在乡村任教 7 年后,她发现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还远远不够,应该走出去。于是她尝试到城市学校工作并出国留学,锻炼自己并得到更多经验。

而她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也坚定了她为教育事业奋斗一生的理念。

这就是杨冬梅,一个心直口快,却对自己要求严格,不干则已,一干必须使出全身力气的人。

▲ 杨冬梅老师上课场景

方法对了,就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2012 年 10 月,杨冬梅调入乌市第九中学担任汉语课教师,这是一所蒙汉语授课的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

学校里,贫困生比较多,家庭教育缺失比较严重。有很多学生家长因为生计无暇照顾孩子,更有些学生因家务劳动过重而无心学习。

面对这种境况,杨冬梅急在心上。于是,她给自己规定:努力成为这些孩子的知心人,教给他们知识,培育他们成人,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们,像相信自己的朋友一样相信他们,走进他们的心里,决不让他们在中学阶段迷失自己的方向,鼓励他们寻找自己人生最好的位置。

“老师和孩子们都说,我在课堂上最严厉,谁都怕我。但下课后,我与老师和同学们又最能疯玩,哪里没我哪里就不热闹。因为我深深地知道,孩子是家长和祖国的希望,他们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我必须用百倍的努力让这些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杨冬梅动情地讲着自己教学的往事。

她担任过学校几届毕业班的班主任,学校汉语初学班没有人教课,她就主动承担了教学任务。

当时班里 96% 的孩子都是从牧区来的,一句汉语都听不懂,更别说是汉字识读了。

为了孩子能更好的学习,她还创造了一种教汉语的方法,她将自己的方法命名为“哲乐”方法。

她用彩色的笔把汉字用画画的形式展现出来,给孩子们画了许多张画,再在纸片上贴上各种各样的图片,从发音开始,一个音一个音教他们。

这种方法是以孩子为主导,吸取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和渴望获得新知识的特点。她的教学方法中一个重要有效的教学方式是善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学会根据推理和判断得出结论的思维训练。

她引导少数民族学生的词汇积累方法是创新的。像“单词纸牌”这样的游戏也是利用到极致,孩子们组合起来竞争奖品的测验也是很重要的。杨冬梅的学生在语言学习比赛中常常获得一等奖。

除了在课程开发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外,杨冬梅还鼓励她的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自然学习和使用互联网帮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周围的世界。

“那段时间,我 90% 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孩子们身上。孩子们也很争气,毕业时都成为各个班老师抢着要的学生。她的毕业班多年来也一直保持 98% 的升学率。有一年,毕业班升学考试,单科平均成绩 90 分,创了学校的纪录。”杨冬梅回忆着,一脸的幸福。

▲ 杨冬梅老师与同学们

乡村,是心中永远的根

杨冬梅::让学生走出村子看世界

我是和农村学校有缘的人。一次次面对乡村学校教育的艰苦与落后,我的感悟是:乡村教育需要坚守,更需要改变。

条件落后,不代表品质就一定落后。乡村学校也要办和城市里一样的优质教育,这是从教 20 多年来一直支撑着我追求乡村学校高品质教育的坚定信念。

回首我的乡村教育之路,学校领导的信任、孩子们取得好成绩时的笑容、家长的肯定,这些都让我的内心觉得无比充实。

乡村教育的改变,需要梦想,需要奋斗。可以说,我把整个青春都奉献给了这一路的改变。我的梦想就是用我的奋斗去改变落后的乡村学校面貌。

乡村教育的改变,需要勇气与智慧。乡村教育需要一大批强起来的乡村教师去“创强”,只有乡村教师优秀了,乡村教育才能优质。在如今的岗位上,我的梦想就是努力打造高品质的品牌乡村学校。

农村的孩子只知道最好的大学有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至于其他全国名牌大学和国际大学,他们一概不知。

杨冬梅下决心,让村里的孩子通过书本了解世界,给孩子们讲述她所知道的事物,让学生乐于学习,走出村子去看大千世界。

我愿深深扎根于虽然贫瘠却充满希望的农村教育中,沿着素质教育之路坚定地走下去,勇闯新路,再攀高峰!

多年的奋斗和坚守,杨冬梅在教学上硕果累累。她先后获得了很多奖项,还参与编写了很多教育书本。

2016 年她还获得“马云乡村教师奖”,成为自治区获此殊荣的 7 名乡村教师中的一名。

得知自己入围“全球教师奖”前 50 名,杨冬梅特别惊讶,又是狂喜!她坦承,这已经超出了自己的预期。

她说:“拼艰苦我拼不过阿富汗、叙利亚的战火纷飞;拼学术我拼不过剑桥、哈佛的硕士博士们;拼坚持拼不过那些几乎把一生献给教育事业的前辈们。我只是个乡村教师,入围前 50 名对于我来说已经是非常大的幸运了。我很有可能只会走到这里,但安静下来想一想,我需更加努力和不断学习,才对得起这份幸运。”

而我们也应记得,她说“萤火虫的光点虽然微弱,但亮着便是向黑暗挑战。”

上一篇:轮椅少年担任平昌冬奥火炬手,他曾“倒立”上学感动中国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