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教育资讯 >

一部印度电影,却看尽了中国家长“众生相”!

时间:2017-11-21 14:47:26 来源:


最近看了不少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关的电影,如《摔跤吧爸爸》、《天才枪手》,每一部都引起了我对于当下教育的思考。

这个周末,我又看了一部:《起跑线》。看完之后,我的感受是:这部电影的主线是印度家庭为孩子幼升小择校,但整个看下来感觉说的却是现在的中国,甚至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最应该看这部影片的,就是我们中国的父母!

看看这部电影的名字,《起跑线》!“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恐怕我们已经是耳熟能详,关键词正是“起跑线”。

一起走进这部电影——

影片主人公是拉吉夫妇,他俩算是靠自己奋斗实现阶层跨越的新中产。为什么说是新中产呢?

拉吉原来是一名学徒,做设计,开店,完成了原始积累,并一路奋斗到富豪阶层,还娶了漂亮的妻子,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按我们现在的标准来说,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拉吉在回首自己的这些年时,也都是带着几分自豪的,直到女儿到了入学年龄。

和中国一样,印度社会也讲究“学区房”。 为了女儿能进入好学校,拉吉夫妇经过重重考虑,决定离开当下的环境,在富人聚居地买了房子。

初来乍到,拉吉夫妇知道融入“圈子”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常常邀请周边新邻居朋友聚会,看上去一团和气、宾客皆欢,但事实是——

拉吉在舞会上逗弄孩子晃屁股,周围来宾看似无意,脸上笑容却多了几分嘲讽;

餐桌上夫妇二人不知道那些所谓的贵族就餐礼仪,也暴露了出身。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一句台词令我印象深刻,黛西的丈夫汤姆·布坎农嘲讽把家变得金碧辉煌的杰伊·盖茨比——

“表面上我们相同,但实际我们不同,我们是蓝血的(贵族自称蓝血),你永远不是。”

正是这种隐形的差异,使得他们的孩子在上学问题上,面临各种羁绊和煎熬。学校里的孩子们自觉抱团,排斥拉吉的孩子,小小年纪已经有了外交天分和势利意识。

到了升学考试时,需要面试,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因为这面试父母也是要参加的。

为此,拉吉夫妇专门花钱去参加“精英父母培训”,由里到外,从言行到着装进行“整容修葺”。目的只有一个——看起来跟拥有“蓝血”的父母们一样。他们甚至开始迷信,把希望寄托在未知力量上。

可惜他们还是失败了,孩子落选,理由是:父母没有受过良好教育。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印度所谓的“良好教育”仅限定在优质教育资源聚集的“私立学校”。而如拉吉夫妇俩一样从小就读于公立学校的普通人群,直接被划归为“父母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

看到这里我禁不住倒吸一口冷气,想起不久前上海幼升小时,要求父母不仅要有学历,还要有健康身材、高大上的气质......这不是同一个套路吗?

为了孩子,拉吉夫妇绞尽脑汁,正门既然走不了,那就曲线救国,走后门。

印度政府为了保证贫困孩子受教育权,专门推出一项政策:私立学校必须有25%的名额留给贫困孩子。于是拉吉夫妇为了在这25%中抢到名额,直接搬到贫民窟生活。

然后他们接触到底层社会被逼无奈的生存智慧,没有有机食品,放弃汽车代步,告别首饰……去接纳“贫穷的艺术”。

终于,在重重审查以后,拉吉的孩子成功入选,但仍要上交不菲的活动费用。原来,所谓的免费也只是免学费,总有其他名头让你拿钱才能顺利入学。

在贵族学校,学费只是最低的门槛,那些隐形的费用随时可以让人抓狂:置装费、伙食费、交通费、国际夏令营交流费、马术课程费、冰球课程费……

这部电影里最让我感到暖心的,是贫民窟那些邻居的真诚、乐观和善良。他们对拉吉一家的真实情况一无所知,甚至不惜去碰瓷换钱,只为了帮助拉吉的孩子入学。他们怎么会想到,就是这一家“假”贫民,竟然抢走了自家孩子的名额。

这让拉吉的内心陷入矛盾之中,终于他做出了让人难以相信的决定,整部电影也在这个决定里升华,让人去反思——

教育的意义,究竟是为了什么。

而另一面,当初靠这一政策福利从贫民窟走出来爬到现阶层的校长,蜕化成冷漠,自私的一位成年人,道出了扎心的真相:

同样名额,招贫困家庭学生能给学校带来什么呢?贫困生进入班级也不会顺利融入,要面对的还是被孤立排挤。

这部电影之所以让我感慨,是因为我感到,中国家长在教育面前的众生相,被这部电影拍了一个通透。

阶层固化,寒门再难出“贵”子,教育鄙视链、八百万学区房……在教育这件事上,谁不是一边劝自己“顺其自然”,一边“焦虑至死”?

电影里提到的阶级问题,公立学校还是国际学校的问题,我一直都在思考,接下来我就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心得。

拉吉妻子一开始坚持送孩子学英文,念私立学校,就是因为连语言都成为划分阶层的标准,精英阶层孩子说英文,说印地语的孩子无法和他们做朋友。

这一幕是不是感到很熟悉?国内的各种歧视,有英文名字的孩子不和没英文名的做朋友,假期去欧美夏令营的鄙视去东南亚自由行的,在家看原版迪士尼的鄙视看喜羊羊灰太狼的........

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再否认也是客观存在的。而优质教育和医疗,的确是稀缺资源,彻底的教育平等,任何一个国家都做不到,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集中于精英阶层,这也是事实。全世界都应该正视这一现状。

今年北京那位高考状元所说的话犹在耳边,在北京从小到大占据了最优质的学习资源,父母又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各方面优越条件下,考状元成为某种程度上的理所当然。

片子有一幕很好笑,细想却让人难受:

拉吉一家在贫民窟生活的邻居告诉他们,之所以深谙“贫穷的艺术”,因为他们的爷爷是穷人,爸爸是穷人,自己也是穷人。然后,有钱了,一切就好了吗?

电影最深刻的就是揭示了,富一代是多么艰难。为了“求学”而辗转于社会三个阶层生活的拉吉一家,既无法进入上流社会,也无法融入底层生活,被夹在中间的新中产阶层左右为难,没有归宿感,举步维艰。

那奋斗就没意义了吗?我反而觉得,正因为如此,我们自己更要奋斗,而不是拼了全力,押上所有赌注,把孩子送进贵族学校。

我们今天吃的苦,只不过这些孩子们的爷爷奶奶,提前吃了而已。而这些孩子的父母,一般也在身体力行,“比你拼的父母比你更努力”——躺在鸡汤里,假装岁月静好,是没意义的。教育是什么?闭上嘴,抬起腿,示范你的人生路。

给孩子寻找适合的大环境,不是最好,而是适合。因为一个环境,可以成就一种人,也可以毁灭另一种人。为了孩子建立最重要的小环境,家庭环境。影响他一生最大的,永远是父母本身的价值观,关系,以身作则的能力。

我不会因为没有让孩子上到名牌国际学校而感到失败,因为我知道,阶级提升本来就不是一代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不要跟别人比,要跟自己比。终其一生,你站在了比出生和起点好的地方,你就没有辜负自己,更没有辜负孩子。

所以我建议大家看看电影的结局——拉吉是如何重新建立了内心的秩序,重新定义了成败,重新帮自己和孩子,看清楚生活和奋斗的意义。

教育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是: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找到生命的热爱和价值,这一点,任何标签都不能取代。

价值观不健康的孩子,哪怕上了哈佛耶鲁,40岁以后一样会有比别人更严重的中年危机,因为信仰的迷失,和成就感的落差。

穷人才追求稀缺物,而精英追求永恒之物,即美德、责任、真理。精英并不是按照收入、学历、职业地位被划分成某一群体的那些人,而是那些决定追求幸福、追求实现幸福社会的人。

但当我们理解了教育的真正意义,就不会再被过度焦虑所绑架,更不会把自身夙愿的未完成转嫁在孩子身上。“教育的资源”是有寡众的,但“教育”本身不分阶层。

人心有了执念,才出现了贵贱。

  

看完电影后的感想是一回事,家长们能否有所感悟并付诸行动又是另一回事。看完了文中拉吉夫妇的经历后,大家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有什么想说的建议和心得吗?

上一篇:当年拍下马云最帅照片的这位父亲7年携女儿旅行十多国,女儿游记惊艳朋友圈!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