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教育资讯 >

任由他人晒娃,坚决不当“黄庄鸡血妈”

时间:2018-12-11 10:11:52 来源:

  黄庄者,帝都补习圣地也。一幢大楼里就有数十家课外培训机构上百间教室,孩子在楼里就可以完成从幼儿园到本科留学申请的全部课程。机构超前教学、快马加鞭,竞争残酷得令人窒息;父母们趋之若鹜、疯狂报班,一位名师一年补习收入数百万,还供不应求。为了拿到名校的入场券,孩子们不眠不休争分夺秒,父母们则永远觉得头顶悬着一柄摇摇欲坠的利剑,被教育焦虑裹挟着停不下来。以至于有个家长群,名称就叫:

  帝都如此,魔都也绝不甘拜下风,前段时间爆出一份5岁孩子简历,从那密密麻麻的课程安排,和把放学后晚餐前的时间称为“垃圾时间”,鸡血程度可见一斑。

  教育焦虑究竟从何而来?以黄庄为代表的“鸡血爸妈”们,与学校、课外培训机构互为因果链上的一环,就像“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找不到答案。

  不过无论怎样,反正我是不想当“神经病”的。我期待Bella将来成为一个人格完整成熟、拥有自由与幸福人生的“人”,而不是一部机器。所以,Bella5岁前不报班,上学后也坚决不鸡血、不抢跑、不浮躁,顺应自然、尊重孩子成长规律,反对超前教学、拒绝教育焦虑,从我做起,耶!

  然而如此信誓旦旦的我,却也多次险些中招、被教育焦虑裹挟。

  虽然我对教育和儿童心理等领域非常感兴趣也学习了很多理论与方法,却不敢自诩对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每一环节以及相应的教育资源都了如指掌。尤其Bella作为“移二代”成长环境相对特殊,很多时候我得“摸着石头过河”。

  好在群里、圈里不少娃与Bella差不多年龄,于是别人晒娃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个信息源和参照系,方便了解孩子成长的各个节点(我可以说儿童发展心理学奠基人皮亚杰就是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吗,哈哈)。

  然而,现实状况与皮亚杰那时代完全不同了,“剧场效应”下,“观众们”纷纷带娃“往前挤”,涌现一大批“人造牛娃”,导致“参照系”失去了意义。

  “人造牛娃”这个词是我总结的,指违背孩子成长自然规律、通过超前教育等方式让孩子表现得比同龄人掌握的知识技能更多更强,比如5岁能背出100以内加减法算式、学会4000个汉字,等等。

  与真正牛娃不同的是,人造牛娃的“优势”持续时间很短。而且如果压迫太过,长大后还往往伴随心理问题(想一想那些不堪压力跳楼的孩子们、甚或杀害比自己成绩好的同学的人)。

  如果无法区分某个年龄段孩子的表现中,哪些属于人造牛娃、怎样才是符合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同时又不清楚如何顺应自然规律来教育培养孩子,就很容易陷入教育焦虑,被动“鸡血”。

  去年某日,某群里晒出3岁娃又写汉字又指着英文绘本阅读的视频,一石激起千层浪,瞬间“炸”出不少爸妈开始拼娃。而自家娃“不开窍”的爸妈们顿时就不淡定了,纷纷表示恨不得立马把娃拎起来扔进培训班里去。一时间群里“滚滚乎汤沸”。

  我爬楼看完“牛娃”们的各展神通,也不禁疑惑了:那么多3岁娃都已经实现中英双语自主读写,难道识字敏感期这么早?那样的话Bella是不是也该学识字和拼读了?不然万一错过识字敏感期导致失读症怎么办?尤其是中文,现在不学,以后她会不会排斥啊?

  不行不行,今晚开始就把亲子阅读时间改为识字时间!

  幸好理智尚存,提醒我识字早不等于阅读理解能力强,早早学识字意义并不大,除非Bella自己来了兴致要学,哪怕5岁后再开始系统学识字也不迟;现在还是应以大量输入为主,培养语感、掌握语意,以免非自然状态下过早输出导致“石化现象”(语言学习到一定程度和阶段后停滞不前的状态)来得太快。这可不是拍脑袋决定的,是在充分了解“二语习得理论”以及Bella所处语言环境的基础上得出的认知,怎能因为看到别人晒娃就乱了方寸?

  于是长吁一口气,慢慢收回险些决堤的洪荒之力,继续做一个满脸慈爱、绘声绘色为娃读书的老母亲。

  又,今年某日,一位妈妈晒出她家4岁娃的画作,收获一片赞誉,以及,引发无数焦虑。

  别人家娃的画(来自网络,作为示意)

  我家娃的画

  两相对比,Bella的画“幼稚”得不是一星半点!我马上开启自省模式:Bella从小擅长玩拼图,对色彩和线条的感觉不错,但我除了陪Bella看绘本、做手工、偶尔参加博物馆work shop,潜移默化,却未曾系统进行艺术启蒙,更没想过让她学绘画,是不是耽搁她了呀?

  越想越痛心疾首,觉得自己白白糟蹋了Bella(莫须有)的艺术天赋,真是个不称职的妈妈!

  一边自怨自艾一边赶紧行动,马上挽起袖子查资料。

  咦?按照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甦在《探索儿童的绘画世界》一书中提到的研究结论,4~6岁孩子还处于“理智写实”阶段,绘画“风格”原本就该是Bella那样的啊?

  再看书中的例子,左边是一名5岁孩子画的她印象中的菠萝,右边是成年人教孩子画的菠萝。

  对此,李甦先生直言不讳:

  我们给一个具体东西让孩子去照着画,或者是规定了画的方法、步骤、内容,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画的东西看上去不错。但是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就没有了思想,也没了能力,反正老师不教我也就不会画了。

  原来,“小熊”那幅图的技法叫“线描”,好多美术培训机构都在教,并不神奇;还有大把的简笔画教程,花卉、动物、人物,统统有套路:

  流水线般“生产”出的画作,单看像模像样,放在一起就……

  了解这些之后,发热的头脑渐渐冷却——有必要为了证明“我娃有绘画天赋”,而让孩子学这些吗?牺牲孩子自主探索、自主认知世界的体验,和想象、创造的空间,就只为换来父母炫耀的资本或是一些民办学校的入场券,究竟值不值得?绘画是为了什么?如果是为了表达,那么Bella现在的涂鸦就很好啊,何必用成年人的思维去禁锢她?就连毕加索也说他自己“一生都在学习像孩子一样画画”呢。

  于是决定还是遵循原本的想法,多给Bella一些生活体验,让她自己对事物形成印象,用线条和色彩去自主表达。至于绘画技法什么的,不妨等她进入“视觉写实”阶段(7岁之后)再学习。

  ——当然,并不是说7岁前就不能学绘画,而是说不能这样超越孩子认知发展阶段、用成年人的思维“教”孩子画画。如果没有找到真正懂得儿童认知发展与艺术教育的关系的绘画老师,那么不学也罢。

  类似情形发生了n次之后,我发现,对我这样内心不是非常强大、比较容易被带节奏的人,要想经受住“别人家娃”各种牛掰表现的狂轰滥炸而面不改色、绝不动摇,还真不是容易事。

  好在我虽然不够内心强大,但却有学习和思考的好习惯,所以在被带节奏后总算还能理清思路,不至于被焦虑裹挟。总结了一下经验,得出两个关键词和一个:

  一个关键词是“不较劲”——修炼定力,保持自己的步调,把握孩子认知发展的阶段和学习新技能的时机,发现孩子独有的兴趣和天赋,而不是时时处处与别人比赛谁先到达某个里程碑。“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看到别人晒娃,真心诚意赞美几句;回过头对自家“不开窍”的娃,不急不恼,做好该做的事,静待花开就行了。

  比如去年我没有改变主意早早教Bella识字和拼读,而是继续坚持每天为她读书,靠的就是这“不较劲”。现在我仍然没有特意教她,但她每每在读中文绘本时指出一些经常重复的字,兴高采烈地跟读;英文方面,她也逐渐产生了“音素意识”(能够清楚分辨每一个音素,大大有助于学习英文拼读),知道不少字母组合的发音。这意味着,教识字和拼读的时机这才是慢慢到来了。

  我相信,再过几年,无论中英文,她的识字量不会比3岁就开始学习的孩子少,但却比那些孩子多出了许多时间去疯玩撒野、体验生活、发展精神内核;而依偎在妈妈怀里听读书、与妈妈一起讨论书中那些奇思妙想或温馨情节的时光,一定也会是她美好的童年记忆。

  另一个关键词则是“门儿清”——通过不断学习和独立思考,明白教育的意义所在,清楚知道长远的目标、当前所处的位置/阶段和达成目标的思路方法,自然就能在被各路牛娃轰炸出的“一片哀嚎”中,保持洞若观火的清醒和拈花微笑的泰然。

  比如,看到别人晒5岁娃会做100以内加减法算式,我心中就毫无波澜,原因在于起初为了彻底明白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启蒙的原理和方法,我甚至啃了不少脑神经科学方面的专业论文(与个人兴趣相关,并非建议大家都如此深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Bella数学启蒙的路线。

  前文提到那个学绘画的例子也是如此,虽然没有火眼金睛第一时间识别出那是“人造牛娃”,但是为了探究儿童绘画学习应该遵循怎样的自然规律,我阅读了很多材料和书籍,包括李甦《探索儿童的绘画世界》以及日本著名教育家、画家鸟居昭美(儿童早期绘画行为研究第一人,不仅是颇具建树的幼教理论专家,也是素质教育的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的著作《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觉得头脑清明许多。

  我还找机会向Bella的幼儿园老师(教育学硕士)请教,她告诉我“幼稚”的绘画才是想象力的产物;推荐了法国画家兼教育家Arno Stern的著作,书中列举了70个“范式”,来说明孩子们的创造性表达遵循成长的内部规律,即使孩子处于完全不同的文化;并与我探讨了(儿童早期)不教技法、不予评判这两个原则对幼儿艺术启蒙、创造力发展和心智成长的重要性。如果大家感兴趣,我会另文探讨。

  而最为重要的是,并不是非要激烈竞争才能获得竞争力。珠穆朗玛峰不是通过与其它山峰竞争和比较才成为世界第一高峰的。

  未来存在多种可能性,同质化竞争只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带孩子看世界,开阔视野、拓展格局,培养敦厚品性、坚毅品格、开放心态,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志向所在并全身心投入,意义比逼迫孩子一头扎入与同龄人的“知识技能竞赛”要重大许多。

  本文作者:

  Audrey,北大管理学硕士,曾任集团企业高管,现居卢森堡,创办文化推广及咨询公司AWTC。热心公益,作为文化教育交流协会(NGO)发起理事,持续组织教育论坛、图书捐赠、公益夏令营/冬令营、雅集等公益文化活动;注重教育,坚信教育首先是父母的自我修炼,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推崇“终身学习”,爱好带着思考去阅读、带着灵魂去旅行。

上一篇:那些陪娃上幼儿园的家长,早就疯了
下一篇:最后一页